【材华讲坛】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之微纳尺度探究

来源:南航公共实验教学部发布时间:2020-12-08点击:1

报告题目:离子液体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之微纳尺度探究

报 告 人:冯光教授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上午10点

报告地点:将军路校区新材料大楼A212

主办单位:校科协、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冯光,男,1980年9月生。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导,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些年来,一直从事与微纳尺度界面和输运相关的基础问题研究,在有关新能源的超级电容器储能机理与优化设计方面做出了一些成果。研究工作具有能源与物理、化学、材料等方向相交叉的学科特点,已发表英文书籍3章、SCI论文80多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50多篇(包括Nature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X、ACS Nano、Nano Energy、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Nano Letters等),H因子31(Scopus统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15次、担任分会主席5次;2018年起,任SCI期刊《ChemElectroChem》(IF: 4.154)编委和《Green Energy &Environment》(IF: 6.395)青年编委。

报告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相对电池充/放电更快、循环寿命更长而能量密度较低的电能储存装置,在储能技术领域中正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超级电容器的电能储存在电极与电解质形成的仅有纳米量级厚度的固液界面双电层中,因此,其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依赖于对其微纳尺度固液界面与输运现象的深入研究。近些年来,我们利用分子模拟方法,采用具有不同拓扑结构与表面特征的电极和具有不同分子构型与物化性质的电解质,研究了超级电容器中的固液界面与输运现象,分析了储能界面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并结合实验测量,探索了储能界面的微观结构和电容特性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从而为新型超级电容器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电极表面上离子液体电解质的微观结构研究,2)碳材料、导电MOFs等多孔材料电极中电解质输运与电容性能研究,3)离子液体混合物电解质的界面性质与储能性能研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