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公共实验教学部在将军路校区成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暨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华东赛区选拔赛。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杨兰芳,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小飞,公共实验教学部洪峰、钱忠民和黄晓晴三位教师共同担任评审专家,公实部党总支书记张庆、主任徐锋、副主任丁岚及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教师教学创新风采,比赛由青年教师刘湛湛主持。
徐锋在活动致辞中指出,青年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此次比赛作为教学部“实践赋能 创新领航”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系列活动的关键环节,旨在通过以赛促教,推动实践与创新双轨并行,构建“培训-实践-竞赛-研究”四位一体培养体系。他鼓励青年教师以“实践育人”为锚、以“终身学习”为桨、以“跨域创新”为帆,加快从“知识传授者”向“创新引领者”转型。
黄晓晴详尽介绍了实验实践类教师教学竞赛相关情况。
本次决赛共有五门课程参与角逐,分别是葛亚楠主讲的“工业机器人书法美学编程与调试”、杨洁与朱松阳合作的“基于数字示波器的创新教学设计与实践”、施仙庆主讲的“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林雅雯与刘湛湛共同打造的“智能铃声播放系统”,以及洪颖与施皓晨搭档的“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设计与实现”。参赛教师分别通过15分钟的现场说课与授课展示,生动呈现各自的教学理念、设计思路与创新实践。
评审专家从教学设计、授课技巧、课程思政、实践课程“两性一度”等维度对每门课程进行了细致点评。如建议施仙庆增强课堂交互性设计、鼓励林雅雯融入更多南航特色,对洪颖的技术分析深度给予肯定等。这些意见不仅肯定了教师们的努力,也为他们的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面对面的现场交流使青年教师受益匪浅。
经过激烈角逐,洪颖、施皓晨团队的“智能物流搬运机器人”斩获一等奖,林雅雯、刘湛湛团队和葛亚楠分获二等奖,杨洁、朱松阳团队和施仙庆获优秀奖。 专家组组长杨兰芳宣布比赛结果,并与评审专家及教学部领导共同为获奖者颁发证书。
张庆在总结讲话中强调,青年教师应以教学竞赛为起点,不断创新学手段和方法,持续提升“教学、教育、发展”三大能力:夯实AI赋能的教学基本功,将课程思政与团队协作融入实践育人全链条,统筹教学、科研与学科发展,培养具备批判性思维与人机协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2025年,教学部将围绕“AI赋能实践教学”持续开展专题研修与课程研发,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实践育人新动能。